■讲述人:溪龙乡黄杜村白茶种植户张青婷
我有两个“儿子”,他们是我幸福的源泉,缺一不可。
早上第一件事就是给儿子凯儿穿上衣服,开车送他去学校,回来的路上顺便去看下我的另一个“儿子”——70亩茶园。虽然采茶季节早已过去,但我不会因此而忽视他的存在。除了平日里雇人料理之外,自己有空也去看看,有没有生虫,有没有长高,枝桠有没有修剪,杂草有没有除尽……今年5月注册白茶商标时,我还特意用儿子的名字结合白茶“晶莹剔透”的特点,取名“凯玉”。期待我家的白茶品牌能跟儿子一样茁壮成长!因为是它让我们过上了好日子。
10多年的种茶情结,哪是一下子能说得清的。我体会最深刻的就是,幸福与付出成正比。我坚信,像对待孩子那样照看白茶,终究会有回报的。
2000年是我走上白茶种植道路的起点。之前,我丈夫修理摩托车,我开了一个理发店,日子过得不紧不松。看着村里越来越多的人在荒山上扦插起了白茶秧苗,看着自家30亩荒山地,我也动了心。当时专家来村里考察,说村里的土质蕴含丰富的氨基酸,很适合种白茶,一时间我下定了决心。在和丈夫达成共识后,立马买来白茶秧苗种在荒山上。
话说三年小出产,五年一大产。前三年白茶培养阶段,呵护工作真让我头疼。这就像儿子刚出生那会儿,孩子嗷嗷待哺,而我又缺乏经验。茶苗刚下地那会儿,需要时常清除茶地里的杂草。为了不影响白茶的品质,我拒绝使用除草剂,宁愿用自己的双手一棵一棵地拔除杂草。小茶苗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源源不断的养分,喷洒有机肥也就成了哺育“小儿”的重要工作。看着小苗儿长粗了,长壮了,再酸的手也不酸,再疼的脚也不疼了!
新苗缺水就容易夭折,但吸水对它们那短而纤细的根须而言实属不易。为了照料它们,我跟丈夫三天两头跑去查看。一次居然一个半月没有雨水,运水上山又很难,眼看着秧苗干枯而死,我们心疼又无奈。为了更好地照料山间的白茶,我反复向前辈们请教,参加茶农培训,用心听,用心记,慢慢悟。终于情况有了好转,渐渐地又多承包了40亩地。
2003年青叶第一年出产,居然净赚了10万元,那一刻的喜悦之情无以言表!事业有了起色,2005年我尝试卖干茶。起初买来两台炒茶机,盘算着夫妻俩你炒我烘。可是初次炒茶的我们掌握不了火候和时间,硬生生地炒坏了两斤青叶。失败预示着接下来的成功,我开始跟师傅学习:温度高了调低点,时间长了调短点,反复斟酌茶的香味、颜色、干燥度……白天监督采茶,晚上辛苦炒茶,忙得昏天暗地。付出多收获自然也多,那一年纯收入上升到20万元了。
才兴起的白茶是养在深闺的娃,于是我开始为“儿子”走得更远谋划。从附近的朋友圈开始推广,上门赠送小包品尝,后来又经朋友介绍,辗转到上海、嘉兴、苏州等地,上门向茶叶经销户推销。起初,受冷遇、招白眼是常有的事。后来,随着安吉白茶品牌打响,溪龙白茶更是出了名,很多客户都慕名而来。开采期未到,我的茶就被早早预订了!
“儿子”有前途了,父母亲就能享福了。10年来,家电不断添置,房屋也重装一新。自从2009年时花了15万元买了大众朗逸,我们一家三口迷上了自驾游,县内县外都留下了我们的足迹。今年上半年我们就去了苏州乐园、无锡影视城,国庆长假期间还去宁波桃花岛、普陀山。
现在的日子越过越舒心了,每天晚上我都跟村里的姐妹们一起跳排舞。9月10日是我第三次在乡里的运动会上登台献舞。我一手策划的排舞《最炫民族风》,赢来了大家的喝彩。还有人把表演视频上传到了网上,时不时翻出来看看,成就感倍增。最近我每天晚上都在加紧排练,为参加县里的排舞大赛做准备,感觉生活充实而有奔头。
新闻链接: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发现第一株白茶以来,至今安吉白茶种植面积已发展到10万亩,5800户农户受益,产量1200吨,产值达13.6亿元。
网友“微”留言:
白茶小铺:一“棵”永留传,亲,无论走到哪,都记得捎上家乡的白茶!
茶艺仙子:作为茶农的后起之秀,我始终相信我的白茶事业能持续永恒地发展。
归于平凡:几十年的种茶经历让我觉得人生没有白活,得益于它,我现在过得幸福美满。
竹乡心情:茶不仅可以解渴,更能“养生”。白茶的繁荣预示着安吉人的幸福生活。
茶痴:茶的培育相当不容易啊,不过有付出,就有收获。愿安吉白茶打遍天下无敌手!